1月19日,齐齐哈尔市中医院急诊二科的大门被猛地推开。“医生!快救救我的手!”54岁的机械维修工康师傅脸色惨白,右手裹着渗血的纱布,微微颤抖着。8 小时前,他在工作时遭遇意外,右手拇指被重物彻底压毁,左示指也被无情地绞入齿轮。在当地医院进行紧急包扎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齐齐哈尔市中医院急诊二科,渴望能得到有效救治。
急诊二科迅速响应,一边快速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入院检查,一边即刻联系骨伤四科主任任立丰。任立丰主任赶到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康师傅的伤情极其严重,右手拇指几乎从手掌边缘处齐根断裂。随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康师傅右拇指近节指骨完全缺失,残端软组织挫烂不堪。若是以往,面对如此严重的伤情,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只能无奈选择截指治疗。
“马上急诊行清创术。”在任主任的指挥下,骨伤四科的医护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为康师傅清理受损的手指伤口,同时重新为绞伤的左示指进行上药包扎处置。伤口清创术完成后,满脸痛苦的康师傅红着眼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哽咽着说:“我才54岁,没了拇指连扳手都握不住,以后可怎么工作啊……”
“我们可以尝试拇指再造。” 任立丰主任的这句话,瞬间让诊室安静下来。拇指再造术,这项被誉为“手外科珠峰”的顶尖技术,需要从患者足部移植带血管神经的复合组织,并且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极其精密的吻合操作,难度超乎想象。
拇指再造术的难度体现在多个方面。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精细吻合是关键挑战之一。拇指处的血管和神经极其细小,医生必须凭借高超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在极其狭小的操作空间内,将它们精准对接。稍有偏差,就可能致使移植组织供血不足或神经支配异常,进而严重影响拇指的存活与功能恢复。此外,组织的生长和整合也困难重重。新植入的组织要与周围原有组织完美融合,不仅要避免免疫排斥反应,还要实现细胞的正常增殖分化以及血管化,这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近乎极致。而且,拇指再造术不仅要恢复其抓握、捏取等实用功能,还得尽可能还原外观,这就要求医生在骨骼、肌肉、肌腱、皮肤等多组织的重建修复上全面统筹、精心考量,对医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手术刻不容缓,一场在“毫米级战场”上的再生手术就此拉开帷幕。手术中,任立丰主任率先从患者足踇趾精确截取骨骼,并将2条直径仅0.6mm的动脉、2条神经束完整剥离。随后,在残指处开辟 “生物隧道”,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合线,将移植组织的血管与手部桡动脉分支精准对接。“注意保持组织湿润!”护士全神贯注,不断用药物滴注创面,确保其活性成分持续渗透。监控屏上,再造拇指的毛细血管网逐渐泛起血色。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紧张的手术,拇指再造术成功宣告完成。如今,康师傅的拇指正在顺利康复中,功能也在逐步恢复。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拇指再造术的成功实施,意义非凡。这不仅标志着骨伤四科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重大飞跃,更是为整个地区的产业工人提供了全新的保障。因为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和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基地,我市有着众多产业工人,手外伤是他们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严重风险。以往,手外伤致残往往意味着工人职业生涯的终结,企业不仅要承受技术人员流失的损失,还需支付大额补偿金。而现在,拇指再造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成为全市所有产业工人手部健康最为坚实的医疗保障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