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流感多为自限性,但是对于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可发生重症流感,少数病例进展快,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早诊早治对加强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疾病进一步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一)成人重症流感
对于疑似或实验室确诊流感的危重患者,应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在甲型H1N1患者中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虽然在发病48h内开始NAI(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的益处最大,但在危重成人患者中,>48h开始治疗仍可降低病死率约1/3,该荟萃分析中超过90%的患者应用的NAI为口服奥司他韦。因此,重症流感患者推荐尽快进行常规剂量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在重症患者中,可能存在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对于胃肠动力改变患者,鼻胃管给药时口服奥司他韦可以达到有效药物剂量;对于需要体外膜氧合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奥司他韦的剂量;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需要减少奥司他韦剂量。在有限的研究中,高剂量(150mg,2次/d)奥司他韦并未显示出更好的临床疗效。相比NAI单药,NAI联合治疗或玛巴洛沙韦联合NAI 治疗并未显示更好的临床获益。目前,对于重症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程尚无定论,在治疗5d后病情仍十分严重者或核酸检测提示病毒持续复制者可考虑延长至10d或更长时间。如果存在奥司他韦肠内给药的禁忌证或尚无足够的生物利用度,可以考虑静脉注射帕拉米韦。
(二)妊娠及围生期女性
流感可能与胎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及孕产妇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观察性研究表明,与不治疗或延迟开始抗病毒治疗的住院流感孕妇相比,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提供更好的临床结局。多项队列研究及奥司他韦上市后的资料分析评估了妊娠期间奥司他韦的安全性,尚未发现奥司他韦会对孕产妇或其婴儿造成伤害,因此推荐孕妇首选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小型队列研究表明吸入扎那米韦对孕妇及暴露婴儿无害。玛巴洛沙韦及帕拉米韦孕妇的相关研究数据不足。法维拉韦因有生殖毒性,孕妇禁用。
(三)肾功能不全
对于肾功能不全及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依据肾功能及肾脏替代方式调整奥司他韦及帕拉米韦剂量,疗程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同;吸入扎那米韦无需调整剂量;玛巴洛沙韦在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中无需调整用药剂量,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尚无数据。
(四)65岁及以上老年人
老年人更容易罹患流感,且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80% ~ 95%的流感相关死亡病例发生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老年人群在流感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和死亡风险, 其他措施包括尽量减少侵入性手术和预防吸入性肺炎。研究发现,奥司他韦在用于治疗或预防居于老年疗养院的人群流感暴发时似乎是安全、有效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对比,玛巴洛沙韦在用于治疗年龄≥65岁老年人时可显著缩短流感症状改善时间。扎那米韦吸入剂不推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
(五)合并基础疾病
与普通人群相比,慢性肺疾病患者流感病毒感染率及发病率均增高,且预后不良,其住院风险增加2.38倍,重症肺炎风险增加2.58倍,入住ICU风险增加4.46倍。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慢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流感症状持续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荟萃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应用奥司他韦组的呼吸道并发症(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生率降低了28%,住院率降低了52%,疾病缓解的中位时间减少10.4~120h。与安慰剂组相比,玛巴洛沙韦组合并基础疾病的流感高危人群其症状持续时间能缩短35.6h。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抑制免疫功能,并引起肺部亚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流感易感性增加及严重肺损伤。感染流感病毒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进而产生多种相关并发症,门急诊就诊率、住院率及医疗花费均显著提高。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合并糖尿病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风险。一项回顾性分析证实,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相比,使用奥司他韦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和因任何原因住院的次数均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