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护理园地 > 优质护理

胃癌的健康指导

发布时间:2024-09-09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由于胃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往往被忽视,使得许多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为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以下是关于胃癌的健康宣教内容。

一、胃癌病因

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地域环境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2.饮食习惯长期食腌制、熏、烤食品者胃癌的发病率高,可能与上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高有关。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也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HP感染率高的国家和地区,胃癌发病率也高。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并通过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HP的毒性产物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4.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胃癌的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eases)是指一些使胃癌发病危险性增高的良性胃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炎等。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指容易发生癌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但其本身尚不具备恶性改变。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不典型性增生属干癌前病变,可分为轻、中、重3度,重度不典型性增生易发展成胃癌。

5.遗传和基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研究发现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隐痛,嗳气,反酸,进食后饱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胃窦癌常出现类似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按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日益加重,常有上腹疼痛,食欲缺乏、呕吐、乏力、消瘦等症状。不同部位的胃癌有其特殊表现:责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哽噎感;幽门附近的胃癌可有呕吐宿食的表现;肿瘤溃破血管后可有呕血和黑便。

2.体征 胃癌早期无明显体征,可有上腹部深压不适或疼痛。晚期可扣及上腹部肿块。若出现远处转移时,可有肝大、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

三、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直接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胃癌的术前临床分期,以决定病变是否适合在内镜下切除。

四、处理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对中晚期胃癌,积极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早期胃癌由于病变局限,较少淋巴结转移,可行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腹腔镜或开腹胃部分切除术。

五、胃癌的预防及自我管理

1.胃癌的预防:积极治疗HP感染和胃癌的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胃溃疡。定期进行体检,如有不明原因的胃痛、胃胀等现象发生,应立即去医院确诊。

2.饮食卫生:避免多食刺激性饮食,节制饮酒,防止暴饮暴食,以减少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生。

3.合理膳食:避免高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以6克左右为宜。不食盐腌或烟熏食品,最好采用冷冻方式贮存。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C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香菇、蘑菇、杏仁、大蒜、胡萝卜等。

4.戒烟限酒:戒烟,避免过量饮酒。

5.适当活动:增加身体抵抗力,建议坚持每天锻炼30—60分钟,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6.复诊指导:胃癌病人须定期门诊随访,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注意预防感染。术后3年内3~6个月复查1次,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1次。内镜检查每年1次。若有腹部不适、胎满、肝区肿胀、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时,应随时复查。

7.情志调护:患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鼓励患者与他人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总之,胃癌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恶性肿瘤,但通过提高大众对胃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可以减少患病风险和提高早期发现胃癌的机会。同时,也希望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加强对胃癌的宣传和争取更多的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条件和生活支持,共同努力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