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前沿 > 先进医疗

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毒来袭 中医儿科全力守护孩童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2

随着冬春季节交替,气候干燥多变,正是鹤城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警惕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出现叠加感染,市中医医院儿科的医生们提醒广大孩子家长一定要坚持多病同防,帮助孩子构建起有效免疫屏障。

特别是今年春季肺炎支原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活跃,所以市中医院儿科内的小患者也开始增多,据南院儿二科主任梁力泳主任医师介绍,在这些小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已知的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局部、短暂的聚集性流行。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潜伏期为2-3周,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因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所以梁主任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家长一定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除了肺炎,再就是流行性感冒,据儿科副主任李艳玲主任医师介绍,目前,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流感患儿主要症状都是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潜伏期为1-4天,急性起病,患儿体温可达39~40℃,不少患儿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有患儿会感到咽喉痛、出现干咳、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部分患儿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为此,她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做好预防,特别是儿童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所以及时就诊治疗非常重要。

除了以上疾病,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患儿会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流涕、低烧等典型症状。它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咳嗽和飞沫及密切接触(如抚摸、亲吻感染者)传播,可以在被污染的桌面、玩具等体外存活好几个小时。大多数患儿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若儿童在病毒流行季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时,家长们需警惕,要及时就医。

而鼻病毒则是人患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鼻病毒的潜伏期为2-5天,临床表现为流涕、喷嚏、咽部不适、鼻塞、咳嗽、咽痛、声音嘶哑、体温不增高或略增高,常伴有鼻窦炎和中耳炎。鼻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正是因为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很容易在学校和办公场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扩散。鼻病毒在人的手上和日常生活用品上(包括门把手、餐具、玩具、毛巾等)能存活数个小时。轻微感染鼻病毒可引发病毒性感冒或支气管炎等,多数可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恢复。严重感染鼻病毒可引发支气管肺炎等疾病,无法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清除鼻病毒,需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面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来袭,市中医医院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统中医在预防和辅助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在积极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服务的同时,还呼吁每一位家长,要多了解病毒预防知识,提高认识做好准备,一起和孩子们共抗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